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9-12
(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
(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一) 对于只涉及当事人之间利益的一般无效合同,主张无效的权利应受主体和时间的限制。主张合同无效的目的是通过确认合同无效,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或使其承担相应的债务。因此,主张合同无效的主体应是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同时,对于欲保护因无效合同产生的债权,也应受到时效限制。
(二) 对于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合同,主张无效的主体则不受限制。例如,在一份无效的经济合同中,除当事人外的其他人可以向工商管理机关请求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