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法律知识

提存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2-07

 
55058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提存的法律后果的问题。那么很多人会想知道这个问题的有关内容,并且其中含有怎样的法律知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你好好阅读接下来文章的有关内容,希望你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提存后的法律效果

标的物提存后,不论债权人是否提取,都会产生债务消灭的法律效果。根据法律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提存被视为标的物的交付,因此,自提存之日起,提存物的所有权转移,债权人作为提存标的物的所有者,享有该标的物上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和风险。

标的物的风险

标的物提存后,由于不可抗力、标的物的自然变化或第三人的原因,甚至提存人保管不当,都可能导致标的物的毁坏、损失,甚至标的物不复存在。债权人需要承担标的物毁损和灭失的风险。这一方面指债权人需要承担因不可抗力、标的物自身性质而产生的毁损和灭失的后果;另一方面指债权人需要负责向对造成标的物毁损和灭失的第三人或提存保管人索赔。

标的物的孳息

标的物的孳息是指由标的物产生的收益。孳息分为法定孳息和自然孳息。法定孳息是指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收益,例如金钱所产生的利息、有价证券所产生的股息和红利。自然孳息是指根据自然规律产生的收益,例如母牛所生产的牛犊。

作为提存物的所有者,债权人享有标的物的孳息权利。在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

提存费用

提存费用包括公告费、邮费、保管费、评估鉴定费、拍卖变卖费、保险费以及为保管、处理、运输提存标的物所支出的其他费用。作为标的物的所有者,债权人有责任支付提存费用。如果债权人不支付提存费用,提存人有权留置价值相当的提存物。

延伸阅读
  1. 劳动关系的确立和保护
  2. 厂方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
  3. 子女与老人断绝关系的合法性问题
  4. 信用卡逾期构成诈骗罪的法律依据
  5. 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市场经济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合同解除的条件
  2.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
  3.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期限
  4.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5. 解除合同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
  6. 履行期限届满合同的解除问题
  7. 超过20年无人认领?提存标的的最佳处理方法?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