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21
根据《担保法》第38条规定,抵押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尽管书面形式并非抵押合同成立的要件,但只有采用书面形式的抵押合同才具有证据效力。如果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履行了合同,例如办理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仍然有效。
1、被担保主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3、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或使用权;
4、抵押担保的范围;
5、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抵押物是抵押权的客体,也称为抵押权的标的,是指抵押人用来设定抵押权的财产。由于抵押权是一种担保物权,因此抵押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抵押物必须具有特定性。不特定的财产无法确定其价值,也无法支配其价值,因此无法设定抵押权。特定化的财产可以是某一特定财产,也可以是某类或某些特定财产。
抵押物必须具有交换价值和可让与性。抵押权是支配标的交换价值的权利,因此抵押物必须具有交换价值。抵押权也是一种换价权,其实质是优先受偿权,因此作为抵押权标的的财产还必须具有可让与性。没有交换价值的财产无法变现,没有可让与性的财产无法实现变现,因此不能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抵押物在抵押权成立后,抵押人仍可以对其进行使用和获取收益。如果抵押物因抵押人的继续使用和获取收益而损毁其原有价值和形态,将会损害抵押权人的利益。因此,抵押物应为非消耗物,而不能是消耗物。
抵押权不以对标的物的占有为要件,因此抵押权无法通过占有方式进行公示,而需要通过登记等方式进行公示。虽然我国《担保法》对不动产和特殊动产的抵押登记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对一般动产抵押的抵押物登记并无限制,即使没有以登记或注册等方式公示权利的动产也可以作为抵押物。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抵押权将不具备对抗第三人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