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赡养可以起诉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纠纷法律知识

精神赡养可以起诉吗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48872
精神赡养可以起诉吗

可以。首先应当肯定,法律对不履行精神赡养的法律责任确实规定的不具体。而且,对精神赡养的判决和执行,确实比物质赡养的判决和执行要复杂的多,麻烦的多。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精神赡养的可诉性。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法律法规:赡养费的给付标准

1、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婚姻法规定了子孙对父母等长辈有赡养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则具体规定:赡养就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等。婚姻法没有排除精神赡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有精神赡养。可见,精神赡养是有法律根据的。

2、精神赡养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或道德义务,也是一个法律义务。对于需要对老人提供精神赡养的作为行为(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包括提供精神需求上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慰籍,属于给付之诉的,老人可以提起给付之诉;对于对老人进行精神虐待或限制老人人身自由(包括精神生活自由)的行为(即对于不应当作为而作为),属于侵权,老人可以提出排除妨害和停止侵害之诉。

3、虽然有些精神赡养(主要是道德层面的)不可诉或难以判决,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整个精神赡养的可诉性。精神赡养的范围很广,一切事关老年人的精神愉悦与否的赡养内容和方式,都可能涉及精神赡养问题。

因而分析,至少下列几个方面的精神赡养,完全具有可诉性:

1、物化的精神赡养;

2、必要的探望;

3、子女有条件者,老人要求与子女同居;

4、子女“分爹分妈”赡养,当子女有条件时,老人要求夫妻同居者;

5、子女限制老人精神生活或自由,老人要求排除或停止侵权者;

6、子女对老人进行精神虐待,老人要求停止侵权者;等等。

必要性

1、精神赡养中的物质供给需要通过诉讼解决。否则,老年人只能满足物质上温饱生活的需求,精神生活的需求就得不到法律保障。

2、不仅物化形式的精神赡养需要通过诉讼解决,单纯的精神赡养或情感慰籍,也需要通过诉讼解决。父母要求与子女看望或共同居住,而子女有条件而拒绝,对此,也只能通过诉讼手段解决,否则,老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障。

3、对于子女对老年人进行精神虐待或者限制老年人精神生活自由的行为,不仅具有可诉性,而且有的也只能通过诉讼,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所谓精神虐待,指使受害者在精神上及心理上备受困扰的虐待行为,例如打骂老人、当众或私下羞辱老人、隔离或孤立老人,不准老人与家人或朋友来往、控制老人的行动、干扰睡眠,等等,均属之。

延伸阅读
  1. 货物运输合同如何选择管辖法院
  2. 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吗?
  3. 老客户拖欠货款怎么办
  4. 农村房屋拆迁,如何主张自己应得的拆迁补偿款
  5.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效力是怎样的

赡养热门知识

  1. 可否拍卖子女财产赡养老人
  2. 离婚后赡养费要交多久
  3. 婚姻法一方死亡对对方父母怎么抚养
  4. 子女不赡养老人能把房子收回来吗
  5. 赡养证明书怎么写
  6. 子女间签署的赡养协议有效吗
  7. 儿子开公司能多要赡养费吗
赡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