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义务赠与的撤销权有没有限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赠法律知识

附义务赠与的撤销权有没有限制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6-05

 
47651

我国合同法对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赋予了赠与人撤销权的限制

赠与人在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的责任和撤销权

根据我国合同法,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应对赠与的财物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瑕疵担保义务。然而,合同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赠与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受到撤销权的限制。有学者认为,在法律未规定禁止撤销的情况下,赠与人可以行使撤销权,但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受赠人则可以在履行义务的范围内请求赔偿,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赠与双方形成了对价关系。然而,我认为在附义务的赠与中,受赠人并不仅仅是纯粹的获利者,他们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虽然这种代价不是赠与合同的对价,但与受赠人纯获利益的赠与相比,这种赠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单务合同。由于赠与人在这两种情况下的责任和付出是不同的,所以法律应该对附义务的赠与合同和纯获利益的赠与合同进行区别对待。在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受到相应的限制。当受赠人已经履行了全部义务时,赠与人不应再享有撤销权;而在赠与人部分履行义务的情况下,赠与人只能在未履行义务的范围内行使撤销权。

赋予赠与人在穷困状态下的撤销权

根据《合同法》第195条规定,当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时,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这一规定实际上赋予了赠与人在穷困状态下的不履行权。根据诚实信用的原则,赠与合同在双方达成合意后就具有约束赠与人的效力,无论其财产发生何种变化,都应按约履行。然而,赠与合同与一般双务合同不同,它具有单务性质,要求赠与人"舍己为人"的道德准则对常人要求过高。因此,当赠与人的财产状况恶化时,法律赋予赠与人在穷困之际的不履行权,以使赠与人先行自谋,而后谋人。赠与人在穷困状态下的不履行权实际上是一种同情弱者的道德化规定。然而,仅仅赋予赠与人穷困抗辩权似乎还不足以维护赠与人的利益,因为赠与人还不能要求返还财产。实际情况是赠与人可能陷入困境,经济极度恶化,难以维持生计。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公平公正和人道主义的考虑,可以赋予赠与人享有撤销权,只有这样才能使赠与人请求受赠人返还财产,从根本上解决赠与人的生活困境。

增加对赠与目的落空时的撤销权的规定

目的性赠与是指为了帮助受赠人达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赠与。在目的性赠与中,赠与人要求受赠人将所赠财产用于特定目的。然而,我国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在受赠人不按赠与人要求的特定目的使用财产,或按要求使用后仍有剩余的情况下,赠与人是否可以行使撤销权。有学者认为,目的性赠与合同适用赠与合同的一般规定,即在财产交付后,除非有法定原因,否则赠与人不能撤销赠与。然而,我认为,赠与合同的存在基于感情和道德因素。如果受赠人没有按照赠与人要求的特定目的使用赠与财产,这无疑是一种欺骗和不尊重赠与人的行为,至少与赠与人赠与财产的初衷相违背。而且,这种现象也不利于提高人们捐赠的积极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赋予赠与人撤销的权利。
延伸阅读
  1. 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的撤销权
  2. 房屋赠与合同未过户的效力问题
  3. 撤销附义务赠与合同时效是多久,到底能否撤销
  4. 可否起诉确立赠与合同的效力
  5. 何时可以免除赠与人的义务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是否享有继承权
  2.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
  3. 代位继承的条件
  4. 案情概述
  5. 继子女的代位继承权:条件与适用范围
  6. 代持股协议的效力及公证的作用
  7. 公民口头遗嘱的法律效力
继承法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