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6-04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要件之一是确保债务人对于债务的合法有效性。这一前提条件的存在是必要的,因为撤销权是针对损害债权的行为而进行的,如果债权本身存在效力问题,那么撤销权的行使就没有意义。
债务人的行为必须已经或即将极大地减少债权人的责任财产范围,才能构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要件。在债法领域,责任财产指的是债务人用来承担债务的财产,一般来说,债务人的合法个人财产即为其责任财产。
特定行为包括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及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这些特定行为已经被法律明确规定。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债务人危害债权的性质必须仍然存在。这意味着债务人对债权的损害仍然存在,债权人才能有效行使撤销权。
根据《合同法》第75条的规定,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如果债权人在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该撤销权将消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8条明确规定:“合同法第55条规定的‘一年’、第75条和104条第2款规定的‘五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这条规定了五年期间为除斥期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条的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74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时,如果只以债务人为被告,未将受益人或受让人列为第三人,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受益人或受让人为第三人。因此,在本案中,刘某在提起撤销权诉讼时,应将陈某列为被告,将受益人(或受让人)列为第三人。
关于行使撤销权的费用承担问题,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第26条的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如果第三人(即受益人或受让人)存在过错,应适当分担这些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