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1-26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自行决定撤销赠与合同。然而,对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
在赠与合同中,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后,赠与人失去了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权利。然而,如果出现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赠与人仍然享有撤销赠与合同的法定权利。
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六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受赠人满足以下情形之一,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将被废止。
根据《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根据《合同法》第192条的规定,受赠人满足以下情形之一,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该期间为除斥期间,超过该期间,赠与人将无权再行使撤销权。
如果受赠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其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同样,该期间也为除斥期间。
撤销赠与的权利人可以要求受赠人返还赠与的财产。
如果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可以解除赠与合同,不再履行赠与义务。该解除不会对已经履行的赠与产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赠与人无权要求受赠人返还已经赠与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