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人签名无法辨认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嘱法律知识

遗嘱人签名无法辨认怎么办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12-16

 
46985
遗嘱对于老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对自己的子女、亲人影响是比较大的,在签了遗嘱之后一般是需要进行公证的,这样才会比较有效。在遗嘱中签名如果无法辨认怎样处理?根据以上描述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其中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遗嘱人签名无法辨认的法律处理方式

有效要件

遗嘱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形式要件是指遗嘱的形式符合法律规定。如果遗嘱的字迹不清楚或者签名无法辨认,有可能会导致遗嘱被认定为无效。因此,具体遗嘱原件是决定遗嘱有效性的依据。

一、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

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根据法律享有的设立遗嘱的自由意愿和财产处分能力。遗嘱是一种民事行为,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能力。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因此,遗嘱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后来恢复了行为能力,仍然视为无效遗嘱。而如果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具备遗嘱能力,即使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遗嘱的效力也不受影响。

二、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因为真实的意思表示是民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遗嘱人最后在遗嘱中所作的意思表示是判断遗嘱是否真实的主要依据。如果遗嘱是在受胁迫或欺骗下立的,或者是伪造的,或者是被篡改的,那么这些遗嘱都是无效的。

三、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9条的规定,遗嘱应当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这是一项强制性规定,如果遗嘱取消了这些继承人的继承权,那么该遗嘱是无效的。在处理遗产时,应当为这些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份额,剩余的部分才可以按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进行处理。判断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当根据遗嘱生效时继承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四、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遗嘱是遗嘱人处分其个人财产的行为,因此只能处分遗嘱人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如果遗嘱人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那么遗嘱中涉及这部分财产的内容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五、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如果遗嘱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遗嘱的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德,那么该遗嘱也是无效的。

延伸阅读
  1. 单方能否变更夫妻共同遗嘱
  2. 遗嘱的定义和法律特征
  3. 公民口头遗嘱的法律效力
  4. 我国信托法中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探讨
  5. 夫妻婚前财产在继承中的法律地位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是否享有继承权
  2.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
  3. 代位继承的条件
  4. 案情概述
  5. 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的撤销权
  6. 继子女的代位继承权:条件与适用范围
  7. 代持股协议的效力及公证的作用
继承法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