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的种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保全法律知识

保全的种类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5-13

 
429706
所有参与民事诉讼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对方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法律的制裁,那么,往往我们都需要在诉讼前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这样就可以保证其财产不会恶意转移,那么,我们知道了财产保全,但是我们并不了解财产保全的措施有哪些,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债权保全措施有哪些?

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诉讼前或对证据进行调查前,根据利害关系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进行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

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又称为诉讼保全,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在作出判决前为防止当事人(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依职权对财产采取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判决生效后能够顺利执行。具体措施一般包括查封、扣押和冻结。财产保全一般由当事人(原告)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当事人(原告)未提出申请,但争议的财产可能有毁损、灭失或其他危险的情况,法院可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

证据保全的措施

1、查封

查封是一种针对不能移动或难以移动的物品采取的措施,法院会在相关物品上加贴封条或张贴公告。

2、扣押

扣押是一种针对容易移动的物品采取的措施,法院会提取、扣留相关物品。

3、拍照

拍照是一种常用的证据保全措施,主要适用于书证、物证的保全。

4、录音

录音是一种适用于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的保全措施,在特定场合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录像

录像是一种适用于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和物证等证据的保全措施。

6、复制

复制是一种广泛适用于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的保全措施。

7、鉴定

鉴定是一种针对案件中有争议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的证据保全方法,常与勘验一同使用。

8、制作询问笔录

制作询问笔录适用于以言词活动为内容的证据材料的保全,如法庭上的询问、证人证言、调查笔录等,常与其他保全措施合并使用。

财产保全的措施

1、查封

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进行保全的财物清点后,加贴封条,就地封存,或者异地封存。该措施适用于不动产或者不宜移动的其他财物。一经查封的财物应当妥善保管,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擅自移动或处分,即使是其他法院也不得将已经查封的财物借口是其他案件的抵押物、留置物或者另案的标的物,判决归本案以外的当事人。

2、扣押

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保全的财物移置到一定场所予以扣押,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被申请人动用和处分。该措施主要适用于便于移动的较为贵重的财物。对被扣押的财物应进行异地保管或者由法院直接保管,任何人及有关单位及法院都不得擅自动用。

3、冻结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有关银行、信用合作社及其他金融机构,不准被申请人提取或者处分其存款的措施。法院冻结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冻结财产的人,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此项措施不仅能够及时地保护申请人合法权益,同时也可防止被冻结财产的人以冻结的财产与他人进行经济交往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冻结措施既可以适用于个人的储蓄存款,也可以适用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存款。

4、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除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保全措施外,还有其他法律规定的保全措施可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中对上述保全措施进行了补充规定,以适用于审判实践的需要。
延伸阅读
  1. 保证合同的要素
  2. 共同担保人的类型
  3. 刑法规范的分类及其作用
  4. 抗辩权的定义
  5. 债务纠纷证据的种类及重要性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我国票据抗辩权的规定
  2. 运输合同书范本
  3. 夫妻属于亲属关系,公务员夫妻回避
  4. 公务员回避制度及其方式
  5. 合同编号:[]XX反保字号
  6. 保证人的定义和种类
  7. 买卖合同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