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离婚离家出走抛弃孩子怎么办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09-29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为某种原因会离家出走,并且抛下子女于不顾,这种行为对配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当事人要独自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那么没离婚离家出走抛弃孩子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没有离婚的情况下离家出走抛弃孩子的处理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果一方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离家出走并抛弃孩子,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对方支付子女抚养费。
离婚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一方要求离婚时,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应当准予离婚。以下情形之一导致调解无效时,应当准予离婚:1. 一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有配偶的情况;2. 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的情况;3. 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且屡教不改的情况;4. 夫妻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情况;5.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如果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应当准予离婚。
离婚后的子女抚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当承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应由双方协议确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并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遗弃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并对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作了规定。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行为往往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舆论所不齿,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同遗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形成一个少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1. 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2. 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3. 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缺乏独立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