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启动公司清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什么时候启动公司清算?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5-15

 
424388

公司自行清算的启动

根据公司法,公司清算是指在非破产情况下进行的解散清算。根据公司法第184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下公司会解散:1. 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发生;2.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 根据法律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4. 根据股东的请求,被司法机构解散。在解散事由发生后的15天内,应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公司强制清算的启动

强制清算是指在公司自行清算无法启动时,通过公权力介入进行的一种解散清算。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强制清算主要是通过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开始清算。1. 提请强制清算的主体:债权人和公司股东;2. 强制清算启动的原因:逾期未成立清算组;故意拖延清算;违法清算可能严重损害债权人和股东利益。

为什么要进行公司清算?

公司清算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股东利益

公司通常由多人控制,股东众多。随着公司经营步入正轨,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公司董事、经理开始掌握公司控制权。为了防止实际控制公司的董事、经理或控股股东在公司终止之前私自处置公司财产或不公平地分配公司财产,保护公司股东利益,以法定程序对公司财产进行公平的清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保护债权人利益

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是有限责任,以其投资额为限,股东不再对公司债务承担任何责任。公司债务由公司财产进行清偿,因此公司财产是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障。依法定的清算程序,以公司财产对债权人进行清偿,能够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保障利益相关人权益

公司终止不仅影响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还会影响许多利益相关人的权益,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司职工。为了保障公司职工的合法利益,也必须通过法定程序分配公司财产。综上所述,清算会影响多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是公司终止的必要步骤。不经过清算而终止公司不仅程序不合法,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法律条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第180条:公司因以下原因解散:(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三)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四)根据法律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182条的规定予以解散。第182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公司可以进行清算。
延伸阅读
  1. 项目融资后公司破产的法律程序
  2. 法人终止的程序及清算
  3. 股东对公司解散存分歧小股东一般怎么维权
  4. 公司解散的认定及其效力
  5. 有限公司解散协议的撰写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公司注销及需要携带的材料
  2. 公司法董监高转让股份限制
  3. 股权转让合同的要点
  4. 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程序
  5.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的规定
  6.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含义和计量基础
  7. 公司分立净资产如何分割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