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的构成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法律知识

承诺的构成要件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9

 
424048
承诺是受要约人表示同意要约的意思。那么承诺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呢?承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承诺的相关,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1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承诺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 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根据法律规定,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要约人不能作出承诺。

2. 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

有效期限是指要约的有效期。只有在要约的有效期内向要约人作出承诺的意思表示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3条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如果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根据下列规定计算承诺期限:

根据《合同法》第24条规定,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从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如果信件未载明日期,承诺期限从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如果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根据《合同法》第28条规定,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否则该承诺将被视为新的要约。

另外,根据《合同法》第29条规定,如果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该承诺仍然有效。

3. 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0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意味着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承诺是对要约实质性内容的完全接受。

要约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受要约人对上述内容进行变更,将构成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根据《合同法》第30条规定,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将被视为新的要约。

另外,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非实质性内容进行补充或更改,要约人没有及时表示反对,该意思表示仍然具有承诺的效力。根据《合同法》第31条规定,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非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该承诺仍然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在实际的交易中,有些合同的订立只需要一方发出要约,经过对方的承诺即可完成。但更多的情况是要经过一方要约,另一方再要约的多次反复的过程,最终使要约得到承诺,合同才能成立。

延伸阅读
  1. 法律意义上的承诺的定义和要件
  2. 合同中承诺的重要性
  3. 承诺和单方允诺的区别
  4. 承诺书是否构成合同
  5. 承诺的法律定义和要件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承诺的撤回条件
  2. 手写承诺书的法律效力
  3. 房屋买卖合同的特别注意事项
  4. 辅警没签合同辞职要赔偿吗
  5. 离职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6. 假如中介口头承诺给介绍费,但是不给介绍费怎么办
  7. 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