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人身伤害纠纷居多的案件分析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5
尽管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但不少人依然记得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车祸。1月31日,一辆载有15名中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翻车事故,当场有6人遇难、9人受伤。这起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随团旅游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如何解决?旅客在维权时应注意哪些事项?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该院受理审结的旅游纠纷案件,为旅游消费者诉讼维权出谋划策。
统计数据显示旅游中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占比较大
根据朝阳区法院的数据,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该法院共受理旅游纠纷案件177件。其中,旅游中人身伤害事故引起纠纷的案件数量最多,共计89件,占全部收案比例的50%。这些案件涉及的人身伤害事故形式各异,其中最多的是游客乘坐旅游客车发生交通事故。其次,一些游客由于自身患有特殊疾病或特殊体质,参加了一些危险性较高的活动,导致发生伤害事故。
案件审理结果显示游客胜诉比例较高
对于这89件案件的审理结果来看,有49件案件法院判决支持或部分支持了游客的诉讼请求,有10件案件驳回了游客的诉讼请求,还有30件案件是游客和旅行社达成和解。可以看出,约89%的游客通过诉讼获得了赔偿,只有约11%的游客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游客败诉的原因大多是法院认为伤害事故是游客自身原因或他人原因造成,旅行社在事故发生或损害扩大以及救助方面没有过错。
旅游伤害诉讼的关键点
关键点一:谁来起诉
在一些旅游行为中,签订旅游合同的人并不是最终参加旅游的人,尤其是单位组织员工参加旅游活动时更为突出。有的旅游合同是由团队中的一个人代表签订的,有的旅行社可能没有提供游客名单。这给确定原告主体身份带来了困难,谁来起诉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朝阳区法院认为,旅游合同是旅游经营者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而接受报酬的合同。如果游客与合同签订人不同,该合同属于为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旅游经营者对所有同意参加旅游的游客都负有照顾、保护和通知等附随义务。如果旅游经营者违反了这些义务,参加旅游的游客有权依据合同请求旅游经营者承担法律责任。
关键点二:起诉谁
旅行社通常只是一个打包销售者,并不实际提供旅游服务。实际提供旅游服务的各方包括目的地的地接社、宾馆、饭店、景点经营者和导游等,它们都是法律上的独立主体,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要求,因此可能互相推诿责任。因此,游客选择以谁为被告是一个关键问题。朝阳区法院认为,在旅游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上述各方主体。除非游客直接与住宿、餐饮、交通等进行交易,否则这些交易均视为地接社提供的服务。地接社与旅游经营者即组团旅行社形成委托合同关系,作为委托人,组团旅行社要对相应后果直接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游客可以选择只起诉组团旅行社,也可以将组团旅行社或其他相关各方一起起诉。
关键点三:起诉什么
如果游客要进行诉讼,首先需要确定自己依据何种权利进行诉讼。如果找不到对应的权利或受保护的依据,就有可能败诉。例如,游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可能是因为旅行社违约行为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旅行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特别规定,如构成欺诈导致侵权。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和赔偿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法律关系进行起诉,所以游客在起诉时选择何种法律关系非常重要,这可能会影响到赔偿范围和胜诉的可能性。朝阳区法院认为,旅游合同是一种新的合同类型,在旅游人身伤害事故中,侵权之诉和违约之诉的判决结果没有太大差别。当事人在维权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收集到的相关证据进行选择。
相关提醒:防范旅游伤害事故的五个方面
1.选择信誉好、诚信度高的旅行社。这些旅行社在国外拥有稳定的服务资源,并有财力保障,被判赔偿时也容易执行。
2.积累一些急救和预防意外事故的方法。
3.在旅游途中要量力而行,切不可过于好奇,参加活动时应谨慎。
4.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以解决事故后的赔偿问题。购买旅游保险时要注意如实填写投保单,避免填写错误信息导致保险公司拒赔。还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了解免责范围、承保事项和理赔等条款。
5.如发生事故,当事人应保留好票据,包括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检查报告等,以备诉讼维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