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暴露姓名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没有暴露姓名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3

 
422563
现实生活中对于他人的隐私要懂得尊重,如果恶意公布他人隐私是属于违法的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那么,如果没透露姓名算侵犯隐私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民事权益范围包括隐私权。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我国国情,以下行为可被视为侵犯隐私权:

1. 公开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未经公民许可。

2. 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 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 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 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并将其公开。

6. 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 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 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 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 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情况。

隐私权和名誉权的诉讼请求包括哪些内容?

隐私权和名誉权的诉讼请求包括与民事侵权相关的赔偿请求。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的诉状应包含以下信息:原告姓名、被告姓名、诉讼请求等。不仅自然人享有名誉权,法人也享有名誉权。当个人的名誉权受到损害时,人们通常会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名誉。同样,当企业的名誉受到损害时,也可以提起此类诉讼。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最新消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0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1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时,应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延伸阅读
  1. 名誉侵权是否构成
  2. 社交软件上的网络图片侵权问题
  3. 一、名誉损害赔偿数额标准
  4. 名誉权的分类及其保护
  5. 贬损行为可能构成名誉侵权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法律保护死者的名誉权
  2. 校园欺凌者需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3. 公众号发布谣言的处理措施
  4. 网上聊隐私是否违法
  5. 根据规定干洗店把衣服洗坏了怎么赔偿
  6. 侵权能否赔偿精神损害
  7.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界限是什么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售假货注册商标的侵权纠纷
  3. 法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如何保护?
  4. 商标侵权纠纷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7. 承租人经过出租人同意装修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