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1
财产保全的主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在诉前阶段,财产保全只能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没有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权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在诉前财产保全中应被称为申请人,而不是原告。而在诉讼中,财产保全的主体包括民事诉讼当事人以及人民法院。
财产保全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诉前财产保全发生在诉讼之前,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则发生在诉讼之后。
法律对提供担保的要求也不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2条和93条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申请人则“可以”被要求提供担保。
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时限也有所不同。对于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民法院必须在接受申请后的48小时内作出裁定。对于诉讼中的财产保全申请,如果情况紧急,人民法院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而对于情况不紧急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财产保全措施解除的条件也不同。对于诉前财产保全,如果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的15天内不起诉,法院必须主动解除财产保全。而对于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解除的条件是被申请人是否提供担保。如果被申请人提供了担保,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