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4-12
个人和公司的债务是否构成失信行为,与是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无关。只有在以下情况下,债务人才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债务人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债务人使用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手段阻碍或抗拒执行。
债务人采取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转移财产等方式规避执行。
债务人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债务人违反限制消费令。
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在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中,人民法院应当提醒被执行人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
如果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符合上述规定的情形之一,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后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也可以根据职权决定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旦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应当制作决定书,并在决定书中写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理由和纳入期限(如果有)。决定书由院长签发,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