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主体及申请抗诉的主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抗诉书法律知识

抗诉主体及申请抗诉的主体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7

 
420683
(一)抗诉的主体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二审抗诉权主体是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一审刑事判决不服,没有上诉权,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情况下,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的5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抗诉的理由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前提是认为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错误的表现形式包括: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有罪而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认定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错误;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

抗诉的提起方式和途径

抗诉应以书面形式,即必须制作抗诉书,不能采用口头形式。抗诉只能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不能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抗诉的撤回

抗诉期内的撤回:人民检察院在抗诉期内撤回抗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不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移送案件。

抗诉期满后的撤回:如果在抗诉期满后,第二审人民法院宣告裁判之前撤回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

抗诉后第一审裁判的生效问题

对于在抗诉期满前撤回抗诉的案件,第一审判决、裁定在抗诉期满之日起生效。对于在抗诉期满后要求撤回抗诉,并且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第一审判决、裁定应当自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书送达原抗诉的检察院机关之日起生效。

人民检察院二审抗诉程序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或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提起上诉或者请求抗诉的期限

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延伸阅读
  1.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文书样式
  2. 申请抗诉时限:向检察院争取正义的窗口?
  3.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4. 如何启动民事再审程序
  5. 民事抗诉的范围有哪些

刑事文书热门知识

  1. 终止审理刑事裁定书的适用范围
  2.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自诉适用情况
  3. 如何辩护自己不是包庇罪
  4. 自诉案件中的“私了”及其法律意义
  5. 行政裁定书范本: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或驳回申请
  6. 自诉案件起诉的条件
  7. 刑事申诉复查规定的概述
刑事文书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