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4
一、高利贷的界定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行为。要认定高利贷是否存在,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 根据原则,民间借贷的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则属于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
- 高利贷的法定界限不应简单以银行贷款利率为参考,而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民间借贷指导利率,超过指导利率上限即构成高利贷。如果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定指导利率,则超过部分无效,债权人无权要求支付该部分利息。
- 在实践中,应根据保护合法借贷关系、促进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对具体的借贷关系进行具体分析,以确定是否构成高利贷。
从上述标准来看,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本身并不涉嫌犯罪。然而,高利贷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并且法律对高利贷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此外,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触犯刑法,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刑法中的相关罪名
刑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高利贷的罪名,但存在以下两种相关罪名:
- 高利转贷罪:对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情况,可被定为高利转贷罪。根据我国《刑法》第175条的规定,高利转贷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则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该罪名适用于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