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和扭送的具体内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扭送法律知识

报案和扭送的具体内涵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9

 
417698
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的立案来源包括控告、举报、报案、自首等情形,这些来源中,报案人因与扭送人的情形较为相似而常被混淆。报案人和扭送人有区别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报案和扭送是刑事诉讼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指公民向司法机关报告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以及将当场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

报案的含义

报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包括被害人)将发现的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扭送的含义

扭送是指公民将当场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有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通缉在案、越狱逃跑、正在被追捕等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报案人和扭送人有区别吗

报案人和扭送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扭送人是指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法定扭送情形的人,即犯罪分子已被抓获,将其强制送交司法机关。报案人则是指将违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线索向公检法机关进行报告的人,一般是偶然发现犯罪行为或事实,并不知道实施人的身份。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通缉在案、越狱逃跑、正在被追捕等情形的人。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报案和扭送的具体内涵
  2.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被抓能开庭吗
  3. 刑事拘留期间物品管理规定
  4. 如何解决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问题
  5.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6. 暂予监外执行的疾病范围
  7. 金融诈骗逮捕多久结案啊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