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12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被亲友送到公安机关归案,是否构成自首需要考虑其是否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被动归案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被迫被司法机关或群众送到公安机关归案的情况。根据司法实践,被动归案有三种情形:
对于前两种情形,一般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对于被亲友扭送到公安机关归案的情况,存在不同的观点。根据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当前处理自首和有关问题具体应用法律的解答》,只要被告人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就可以认定为自首。
因此,被告人在被亲友送到公安机关后,只要其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实施,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就可以认定为自首。
以被告人王某的案件为例,王某与被害人李某之妻通奸多年。某天,李某回家后发现妻子不在,前往王某家找人,并发生了争吵。王某追打李某并造成轻伤后逃往外地。
后来,王某的亲友发现了他的藏身之处,并将其扭送到某县公安机关。在第一次讯问中,王某否认自己殴打李某,声称是李某自己摔倒受伤的。但在公安机关出示确凿证据后,王某不得不承认了自己殴打李某的犯罪事实。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虽然王某被亲友送到公安机关后可以认定为自动归案,但是否构成自首还需要考虑其是否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由于王某在第一次供述中并没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而是轻描淡写、推卸责任。只有在公安机关出示确凿证据后,王某才不得不如实供述了殴打李某的犯罪经过。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被亲友送到公安机关的犯罪嫌疑人,只有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后,才能被认定为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