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方式的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法律知识

承诺方式的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5

 
415313
承诺是受要约人将其承诺的意思表示以某种方式传达给要约人,确定是否订立合同。因此承诺以何种方式作出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法律并没有规定承诺必须采取何种方式,而只是规定了承诺应当以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作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解答“承诺的传递方式的规定”。

承诺方式必须符合要约的规定。如果要约没有具体规定,承诺人可以使用比要约传递方式更快捷的通讯方式进行承诺。

承诺方式的定义

承诺方式是指受要约人将其承诺的意思表示传达给要约人所采用的方式。承诺方式对于要约的接受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法律没有规定承诺必须采取的方式,只是一般规定承诺应当以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作出。

明示的承诺方式

明示的承诺方式通常通过通知的方式,可以口头或者书面表示承诺。一般来说,如果法律或要约中没有规定必须以书面形式表示承诺,当事人可以口头表示承诺。

默示的承诺方式

默示的承诺方式是指不作任何表示,即不行为,与默示不同。默示是一种仍然有表示的方法,而缄默与不行为没有任何表示,因此不构成承诺。然而,如果当事人约定或按照当事人之间的习惯做法,承诺可以通过缄默与不行为来表示。但是,如果没有事先约定,也没有习惯做法,并且仅由要约人在要约中规定如果不答复就视为承诺是不合法的。

承诺有效的条件

任何有效的承诺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要约和承诺是相对人的行为,因此承诺必须由被要约人作出。即使第三方知道要约的内容并表示同意,也不能认为是承诺。被要约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约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权的代理人。无论是受要约人本人还是代理人,其承诺具有同等效力。

承诺必须在有效时间内作出

要约只在其存续期间内有效,一旦受约人作出承诺,合同即可成立,因此承诺必须在此期间内作出。如果要约没有规定存续期间,在对话人之间,承诺应立即作出;在非对话人之间,承诺应在合理的期间作出。如果在要约的存续期间届满后作出承诺,属于迟到的承诺,不具备承诺的效力,应视为新的要约。然而,如果受约人在要约的存续期间内作出承诺,并且根据通常情形在相当期间内可以到达要约人,但因电报故障、信函误投等传达故障导致承诺迟到,属于特殊的迟到。在这种特殊迟到的情况下,承诺人原本可以期待合同因适时承诺而成立,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要约人应当有通知的义务,即及时向承诺人发出承诺迟到的通知。如果没有及时通知,承诺视为未迟到,合同因此成立。承诺迟到的时间属于一种事实通知,要约人将迟到的事实通知承诺人即足够,并且根据发送而生效,不到达的风险由承诺人承担。

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承诺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任何第三方对要约人所作的“承诺”、超过规定时间的承诺(也称为“迟到的承诺”)以及与要约内容不一致的承诺都不是有效的承诺,而是一项新的要约或反要约,必须经过原要约人的承诺才能成立合同。口头承诺在要约人了解时即发生效力。非口头承诺生效的时间应以承诺的通知到达要约人时为准。一般来说,承诺和要约一样允许在送达对方之前或同时撤回。但是迟到的撤回承诺的通知不具备撤回承诺的效力。

延伸阅读
  1. 合同中承诺的重要性
  2. 一、承诺迟延的情形
  3. 承诺和单方允诺的区别
  4. 一、合同法中承诺生效的时间的规定
  5. 什么行为属于合同承诺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出口合同签字的注意事项
  2. 格式合同的定义和称谓
  3. 什么是要约引诱
  4. 商家口头承诺是否有法律效力
  5. 离职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6. 假如中介口头承诺给介绍费,但是不给介绍费怎么办
  7. 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