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主体的确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拆迁主体的确定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10

 
413145

拆迁的定义与法理内涵

拆迁是指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土地所有权人即国家向土地使用权人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法律行为。根据拆迁的法理内涵,拆迁是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活动,拆迁的当事人一方应当是国家,另一方是被拆迁的居民。

《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对拆迁主体的规定

根据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条例》第四条规定,拆迁人是指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该条例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拆迁人申请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应当递交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第十条还规定,拆迁人可以自行拆迁,也可以委托具有拆迁资格的单位实施拆迁。

问题与权利冲突

然而,该条例的制定存在问题。通过立法将本应当由国家独有的权力让渡给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同时在原居民还拥有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状况下,向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即在同一片土地上存在两个权利状态:原居民的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拆迁人新获批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这直接违背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一物一权原则,形成权利对抗和冲突,而且拆迁人的权利因为处于拆迁前提下而具有绝对强势,被拆迁人因为被拆迁而处于绝对劣势。

错误设置的拆迁主体

拆迁主体的错误设置形成了以下格局:政府许可拆迁人有权剥夺被拆迁人的财产权利,原居民有义务向拆迁人交出产权,拆迁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都是在行使权力,而被拆迁人采取任何捍卫权利的举动都是拒绝承担义务。拆迁人只要策动政府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就可以圈定土地,大肆拆迁,置原居民的财产权利和生活安定于不顾,滋生了大量腐败案件,制造了许多残忍和不公平的案例。

隐藏的拆迁主体

事实上,拆迁还有一个隐藏的主体,即有权签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根据法理,本应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的拆迁权力,却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使。
延伸阅读
  1. 房屋拆迁活动的分类
  2. 城中拆迁赔偿标准
  3. 拆迁房买卖纠纷法律怎么解决,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4. 房屋征收协议和拆迁协议有何区别
  5. 企业拆迁时,签订拆迁协议的权利主体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门面房承租人拆迁时如何最大化获取补偿
  2. 上海徐汇拆迁的法定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3. 投资建设协议
  4. 高速公路拆迁范围的法律规定
  5. 房屋拆迁中的租赁关系保护
  6. 楼房拆迁怎样补偿
  7. 年房屋拆迁赔偿标准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