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1
在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时候,这个鉴定结论自然对事故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践中也经常出现当事人对鉴定结论部分的情况,此时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重新鉴定。那应该如何理解医疗事故鉴定结论?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鉴定结论的形成
根据规定,鉴定结论的形成必须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
专家鉴定组的工作
在鉴定过程中,专家鉴定组应该充分听取每位专家的意见。对于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等级、责任程度和判定依据等问题,每位专家鉴定组成员都应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将每位成员的意见详细记录下来。在作出鉴定结论时,必须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意见。
记录工作
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专家鉴定组应当选举一名成员负责记录工作。记录的内容包括鉴定时间、地点、专家组成员名单、医患双方当事人陈述、专家询问、双方当事人作答、每位专家的意见、讨论情况、鉴定结论、结论依据等。记录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记载鉴定全过程,并在完成后由每位专家组成员签名确认。
责任程度的判定
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来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根据判定结果,医疗事故中的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可分为四个等级:(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