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范本的撰写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贸易额已经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我国每年出口的商品是非常多的,进行国际贸易时,双方需要签订贸易合同,那么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范本怎么写?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编号
合同编号:____
第一条 合同对象
根据____年__月__日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在售方国国境车上交货条件下,售方向购方售出货物。货物的数量、种类、价格及交货期将按照第__号附件的规定执行,该附件为本合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合同总金额为_____。
第二条 价格
本合同所售货物的价格以瑞士法郎计算,此价格适用于售方国国境车上交货,包括包皮、包装和标记费用。
第三条 品质
根据本合同,所售货物的品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或原苏联国家标准,并符合本合同附件中规定的技术条件。凭样交货的商品品质应符合双方确认的样品。商品质量将由售方国家商品检验局出具的品质证明书进行证明。
第四条 供货期
售方应在本合同附件规定的期限内发货。在征得购方同意的情况下,售方有权按双方商定的数量和金额提前交货。
第五条 标记
每个货箱应在箱体的三面(上面、前面和左右)用英、俄两种文字书写以下标记:合同号、收货人、箱号、毛重、净重。
第六条 支付
根据中国银行和原苏联外经银行关于边境贸易支付协议书以及————年——月——日“由中国向苏联和由苏联向中国交货的共同条件”,购方应以瑞士法郎凭以下单据向售方支付货物的价款:1. 帐单4份;2. 盖有售方国发站印章的铁路运单副本1份;3. 明细单3份;4. 品质证明书1份。
第七条 保证和索赔
卖方在提供的商品投入使用后——个月内保证商品质量,但不超过供货之日起——个月。对货物品质的异议应在发现缺陷后——个月内提出,如在保证期内发现缺陷,提赔日期不能迟于保证期结束——天。如商品在保证期内出现缺陷,供货一方应负责排除缺陷或更换有缺陷的部分,并承担相应费用。当事人一方给对方造成人身伤害或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时,应进行赔偿。
第八条 发货通知
售方应在发货后——天内以电传向购方通知有关货物自生产厂发运的情况,并注明发运日期、合同号、发动机号、件数、毛重和铁路运单号。
第九条 仲裁
对于本合同所产生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纠纷,双方应尽可能通过谈判解决。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将纠纷提交被告国对外贸易仲裁机关审理。中方国家对外贸易仲裁机关为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委员会,苏方为原苏联工商会。
第十条 不可抗力条款
如果双方任何一方发生不可抗力情况(如火灾、自然灾害、战争、军事行动、封锁、禁止进出口或其他不可控制的情况),导致本合同全部或部分义务无法履行,履行合同义务的期限可以相应推迟。在此期间,合同义务仍然有效。如果不可抗力情况持续——天以上,其中一方有权通知另一方免除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此时任何一方无权向对方要求补偿可能的损失。无法履行本合同义务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不可抗力情况的发生和结束,以及对合同义务履行的影响。不可抗力情况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应由售方或购方所在商会出具的证明书予以证明。
第十一条 其他条件
对于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应按照————年——月——日“由中国向苏联和由苏联向中国交货共同条件”办理。本合同一式两份,以中、俄两种文字书就,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二条 双方法定地址
售方名称:_____ 购方名称:_____地址:_______ 地址:_______电报挂号:_____ 电报挂号:_____
第十三条 运输地址
发货人: 收货人:发站:______ 到站:________签字:_______ 购方签字:__
进出口企业国际贸易风险
一、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是指进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由于进口国或出口国宏观经济的调整或政策的突然改变,给企业带来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风险。国家风险主要包括进出口双方国家发生战争、重大政治变化等情况,以及海关、国家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对进出口产品的认定态度。国家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进出口企业与贸易国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当双方目标冲突时,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中的国家风险;二是贸易国发生政治危机、国家动乱、重大恐怖袭击等突发情况,也可能造成国家风险;三是贸易国经济状况发生较大调整、变化,如外债水平、通货膨胀率、政府干预等,都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中的国家风险。贸易国的政治动荡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经济运行不佳,这两者都是国家风险的主要原因。
二、汇率风险
自1973年以来,许多国家央行开始采用浮动汇率制度,货币汇率不再固定于某一范围内,而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如果两国货币汇率出现较大或频繁的波动,可能给以外币计价的进出口企业带来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参与外贸活动的企业,由于汇率变动的随机性而产生的相对损益。汇率风险主要包括外汇买卖时的汇率风险、会计处理时的汇率风险和交易结算时的汇率风险。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交易结算时的汇率风险是主要的风险类型。面临交易结算风险的企业通常是那些采用外币计价的贸易,包括产品和劳务等。汇率波动之所以可能给进出口企业的国际贸易带来汇率风险,主要是因为所有的外贸企业都需要将外汇收支与本币进行折算。然而,由于国际贸易流程的特点,从交易达成到最后的外汇进账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如果这段时间内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发生较大改变,就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从而产生汇率风险。
三、信用风险
国际贸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企业往往难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一致,因此,如果交易双方企业中一方的信用存在问题,即使已签订合同,卖方可能无法收到货款,而买方可能无法收到货物,最终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因此,国际贸易中的信用风险指的是进出口企业由于交易双方的信用问题,未能及时偿还对该企业规定金额负债的风险。国际贸易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国际原因、国内原因和企业自身原因。国际原因包括国际环境中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失衡。国内原因包括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信用风险管理不足、缺乏完善的信用欺诈管理机制和监督不足等。企业自身原因主要包括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内部职责不明确和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通过了解和管理国家风险、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进出口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中的风险,确保贸易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