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为的既遂和未遂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09
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而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和既遂对法庭上判刑有着截然不同的判处结果,那么法律上究竟是怎么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犯罪行为的既遂
犯罪行为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的具体规定和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 行为犯:也称为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
- 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导致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 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严重结果的犯罪。
- 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
犯罪的既遂根据刑法对所触犯法条规定的法定刑直接进行处罚。
犯罪行为的未遂
犯罪行为的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犯罪未遂的成立应具备三个特征:
-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标志。所谓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对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规定的客观要件的行为。
- 犯罪未得逞,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别标志。所谓未得逞,是指行为没有具备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即没有完成犯罪,主要是指行为人追求的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 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标志。所谓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违背行为人本意的因素。
根据犯罪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犯罪的未遂可以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根据是否能够构成既遂为标准,犯罪的未遂可以分为能犯的未遂和不能犯的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根据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构成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根据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构成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应当免除处罚;如果造成损害,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