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0
养殖场的建筑物包括禽畜圈舍、饲养人员宿舍和办公用房等,附属设施则包括化粪池、遮凉棚和水井等。建筑物的补偿标准根据评估确定,禽畜圈舍和附属设施的补偿根据建造成本价和成新程度评估。职工宿舍和办公用房等住房属性的建筑物,需要结合周边房屋价格进行评估。禽畜圈舍的拆迁补偿标准在不同地区有所制定,但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如果只是因环保关停而不拆除房屋和附属设施,则不需要进行补偿。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地方可能会以环保名义将养殖场关停,然后以养殖场建筑物涉嫌违建为由进行拆违,从而规避拆迁补偿的责任。
规模化养殖场一般是专业化养殖,持有养殖证,并有些甚至是企业经营,拆迁将导致生产经营的中断甚至终止。在这种情况下,拆迁方应根据养殖户停产停业的损失进行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应考虑养殖场的经营收入、利润以及停产停业的时间长短等因素进行评估。例如,一个养殖场每月产生10万元利润,预计恢复生产需要半年,那么停产停业损失应补偿60万元。如果是永久停产,则应考虑到养殖场转型和职工再就业的周期来确定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如果养殖场被拆迁,但圈内的生猪还未成熟、鸡还未长大,无法出售,而又必须处理,这种损失应由拆迁方进行补偿,即存栏禽畜的出清补偿。存栏禽畜的出清补偿一般根据禽畜的种类、大小和市场价格来确定,例如仔猪、母猪和种猪的价格。根据确定的价格计算补偿金额。
对于专业化经营的养殖场,拆迁并不意味着养殖的终止,而是需要寻找新的位置,重新建设养殖场继续经营。在搬迁过程中,涉及到养殖场的社保和物品搬迁,可能会存在损耗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设备搬迁和搬迁损失进行评估补偿。
在拆迁过程中,很多地方会设置各种奖励,以刺激被拆迁人积极签约并尽早搬迁。但被拆迁人在考虑奖励时,既要看到奖励的激励作用,也要看到补偿本身的合理性。拆迁奖励根据各地政策制定,国家并没有具体规定,因此需要认真了解拆迁公告和相关文件。
根据国务院《禽畜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25条规定,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导致养殖户遭受经济损失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依法进行补偿。因此,禁养区养殖场的关停或搬迁并不意味着没有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