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看守所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以规范看守所检察工作。
收押检察的内容包括:检查看守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收押管理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核实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相关凭证;确认看守所是否收押了不应当收押的人员。
收押检察的方法包括:审查收押凭证;现场检察收押活动。
发现看守所在收押管理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出所检察的内容包括:检查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的出所管理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核实在押人员出所的相关凭证。
出所检察的方法包括:查阅出所人员出所登记和出所凭证;与出所人员进行个别谈话,了解情况。
发现看守所在出所管理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羁押期限检察的内容包括:监督看守所执行办案换押制度,督促办案机关及时换押;确保看守所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届满前七日向办案机关发出通知;监督看守所在超期羁押后及时向人民检察院报告。
羁押期限检察的方法包括:查阅看守所登记和换押手续,记录羁押期限变更情况;与看守所信息联网,动态监督羁押期限;提示看守所履行羁押期限预警职责;对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在羁押期限届满前七日向办案机关发出提示函。
发现超期羁押问题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事故检察的内容包括:监督和检查在押人员脱逃、破坏监管秩序、群体病疫、伤残、非正常死亡等事故;分析事故原因,研究改进措施。
事故检察的方法包括:派员赴现场了解情况,及时报告检察长;深入事故现场调查取证;与看守所共同剖析事故原因,研究对策。
发现看守所在事故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教育管理活动检察的内容包括:检查看守所的教育管理活动是否符合规定;核实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
教育管理活动检察的方法包括:实地检察和巡视检察监区、监室、提讯室、会见室;查阅在押人员登记名册、伙食帐簿、会见登记和会见手续;向在押人员及其亲属和监管民警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发现看守所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留所服刑检察的内容包括:检查看守所办理罪犯留所服刑是否符合规定;核实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上罪犯留所服刑的批准手续;确认看守所是否将未成年犯或被决定劳教人员留所执行;确认看守所是否将留所服刑罪犯与其他在押人员分别关押。
留所服刑检察的方法包括:审查看守所的审批表和相关材料;了解罪犯的表现情况;巡视留所服刑人员的监室。
发现看守所在留所服刑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检察的内容包括:核实提请或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审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和规定;监督看守所是否提请或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检察的方法包括:查阅罪犯的案卷材料;审查病残鉴定和病历资料;列席审核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会议;了解罪犯的表现情况。
对于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活动的检察情况,应当进行登记。
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负责公安机关侦查的留所服刑罪犯又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以及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等工作。
发现留所服刑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的,应当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期间发生的犯罪案件,应由原办案机关负责处理。如果驻所检察室发现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的情况,应当告知本院侦查监督部门。
驻所检察室应当受理在押人员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检察机关提出的控告、举报和申诉,并根据在押人员反映的情况,及时进行审查处理。同时,还应填写《控告、举报和申诉登记表》。
驻所检察室应当在看守所内设立检察官信箱,及时接收在押人员的控告、举报和申诉材料。
驻所检察室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在押人员向检察机关提交的自首、检举和揭发犯罪线索等材料进行处理,并检察兑现政策情况。
驻所检察室办理控告、举报案件时,如果控告人或者举报人要求回复处理结果,应当将调查核实情况反馈给控告人、举报人。
驻所检察室受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关羁押期限的申诉时,应当认真进行核实,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申诉人。
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审查留所服刑罪犯的刑事申诉时,如果认为原判决或者裁定正确、申诉理由不成立,应当将审查结果答复申诉人并做好息诉工作。如果认为原判决、裁定有错误可能,需要立案复查的,应当移送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办理。
纠正违法情况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驻所检察人员发现轻微违法情况时,可以当场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并及时向驻所检察室负责人报告,填写《检察纠正违法情况登记表》;驻所检察室发现严重违法情况,或者在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后被监督单位七日内未予纠正且不说明理由的,应当报经本院检察长批准,及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人民检察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后十五日内,被监督单位仍未纠正或者回复意见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告。对于严重违法情况,驻所检察室应当填写《严重违法情况登记表》,并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报送并续报检察纠正情况。
被监督单位对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意见书面提出异议时,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复议。如果被监督单位对复议结论仍然提出异议,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进行复核。
发现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存在执法不规范等可能导致执法不公和重大事故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应当报经本院检察长批准,向有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
派驻检察人员每月派驻看守所的时间不得少于十六个工作日,遇有突发事件时应当及时进行检察工作。派驻检察人员应当将在押人员每日变动情况、开展检察工作情况和其他有关情况,全面、及时、准确地填入《看守所检察日志》。
驻所检察室实行检务公开制度。对于新收押人员,应当及时告知其权利和义务。
派驻检察人员在工作中,如果故意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或者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应当追究法律责任和纪律责任。
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工作实行“一志一账六表”的检察业务登记制度。其中,《看守所检察日志》、《在押人员情况检察台账》、《监外执行罪犯出所告知表》、《看守所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情况登记表》、《重大事故登记表》、《控告、举报和申诉登记表》、《检察纠正违法情况登记表》和《严重违法情况登记表》分别对应不同的登记内容。驻所检察机构应当按照“微机联网、动态监督”的要求,实行办公自动化管理。
本办法与《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工作图示》配套使用。
本办法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990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厅《关于统一使用看守所检察业务登记表的通知》中看守所检察业务登记“一志八表”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