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5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自主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应当协商清偿债务。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一致,那么将由人民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判决。
有一种观点认为,《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尽管离婚协议中涉及财产分割的内容,但由于其属于“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因此应当排除适用合同法。然而,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
合同法之所以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排除适用合同法,是因为这些协议的约定内容直接涉及到身份关系的变动,而身份关系的变动对当事人的影响非常重大。因此,法律在处理此类协议时需要更加慎重,而不能像处理财产关系变动一样给予当事人更大的自由。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法律作出了该规定。
对于一份协议是属于“身份关系”还是“财产关系”的协议,应主要考察协议约定的实质内容。因此,虽然离婚协议中涉及财产分割的内容与当事人双方的身份关系变动有关,但身份关系变动只是其前提条件。因此,离婚协议中有关财产分割的部分应属于“有关财产关系的协议”,应受合同法的调整。
因此,离婚协议的法律适用应当区别对待。关于自愿离婚和子女抚养的内容属于夫妻人身关系的性质,应适用婚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而关于财产及债务处理的内容则应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