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4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双方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对于遗赠方而言,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一定的财产,以供其处分和赠与。而扶养人则应具备扶养能力,主要指经济上的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对遗赠人日常生活照料的能力。当然,这些条件是相对的,最终以双方互相满意为准。此外,扶养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
签订协议后,如果扶养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其扶养义务,遗赠人是可以取消或修改其遗赠的承诺的。遗赠扶养协议的目的是照顾孤寡老人,因此协议中老人的赠与义务的履行是以扶养人扶养义务的履行为前提的。赠与是在老人去世后才具体实施的,因此是一种有条件的赠与,以扶养人先期实现扶养义务为因。如果扶养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协议中约定的扶养义务,遗赠方是可以在生前取消或修改其遗赠承诺的。
如果扶养人事先完全履行了扶养义务,他的权利在法律上是具有具体保障条款的。这种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遗赠扶养的权利义务是以协议的形式订立的。如果遗赠人要改动遗赠条款,依法必须征得协议的另一方扶养人的同意,或者有充分的事实证明扶养人没有或没有完全履行扶养义务。否则,尽管赠与是在死后才发生,但遗赠人不能像立遗嘱人一样随意改变自己的遗赠条款。其次,《继承法》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先于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享有遗留财产的权利。
协议的真实和合法是遗赠条款能够有效落实的基础保障。如果有人将他人的资产或夫妻的共同财产作为自己的财产进行遗赠处理,这将影响协议的效力。因此,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目的就是在双方签订协议时确认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并依法规范任何问题,从而为维护双方权益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