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的定义和法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绑架罪的定义和法益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3-22

 
403468
何种情况成立绑架罪

绑架罪是指行为人利用第三人对人质的担忧,以向第三人提出不法要求为目的,对人质进行非法控制的行为。绑架罪侵犯的法益是人质的人身安全和自由。

未成年人对绑架罪的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绑架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然而,如果在实施或参加绑架犯罪的过程中,又故意杀害人质或使人质重伤,应对其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行为负刑事责任。

绑架罪的情节

行为人为了索取债务,将与债务人没有共同财产关系、抚养、扶养关系的第三者作为人质时,认定为绑架罪。此外,行为人出于其他目的、动机以实力支配他人后,才产生勒索财物意图,并以暴力、胁迫手段对被拐卖的妇女或儿童进行实力控制,向其近亲属或有关人员勒索财物或提出其他不法要求,也构成绑架罪。

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如果绑架行为导致被绑架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此类情况要求绑架行为与死亡之间具有直接性因果关系。例如,绑架人在看守被绑架人时,随手扔烟头导致火灾,造成被绑架人死亡,不属于绑架致人死亡罪,而应以绑架罪和失火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绑架罪与故意杀人行为的结合

杀害被绑架人(俗称撕票)属于结合犯,即绑架行为与故意杀人行为结合为一个罪。其中的杀人行为包括以下情况:(1)为制服人质而杀人;(2)勒索财物未果撕票;(3)杀人灭口。对于未遂的绑架杀人行为,同样适用刑法总则关于未遂犯的处罚规定。如果绑架杀人行为中止,应适用刑法第239条关于杀害被绑架人处死刑的规定,并同时适用刑法关于中止犯减免处罚的规定。行为人绑架他人后,故意实施伤害、强奸等行为的,应数罪并罚。

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如果行为人实施杀害行为后,临时起意以绑架为由向受害人的家属索要财物,由于此时没有人被绑,不能认定为绑架罪,只能以故意杀人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延伸阅读
  1. 放弃抚养权的承诺有效吗
  2.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的定义
  3.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定义和主体条件
  4. 猥亵儿童罪的定义和情形
  5. 协助债务人转移财产犯罪的法律责任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放火罪的法律定义
  2.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3. 如何认定介绍卖淫罪
  4. 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5.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6.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