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12
第三方支付是指一种网络支付模式,由具备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与各大银行签约,并通过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对接,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中,买方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并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后进行确认后,再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2017年1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客户备付金将统一交存至指定账户,并由央行监管,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
第三方支付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一系列的应用接口程序,将多种银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到一个界面上,负责与银行进行交易结算的对接。这使得网上购物更加快捷、便利。消费者和商家不需要在不同的银行开设不同的账户,降低了网上购物的成本,同时也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帮助银行节省了网关开发费用,并为银行带来了潜在利润。
相比于SSL、SET等支付协议,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操作更加简单易于接受。SSL是广泛应用的安全协议,只需要验证商家身份。SET协议是基于信用卡支付系统的成熟技术,但在SET中,各方的身份需要通过CA进行认证,程序复杂,手续繁多,速度慢且实现成本高。而有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商家和客户之间的交涉由第三方来完成,使得网上交易变得更加简单。
第三方支付平台依附于大型门户网站,并以与其合作的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买方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并进行发货;买方确认收到物品后,即可通知第三方付款给卖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在理论上彻底杜绝了电子交易中的欺诈行为,这也是由其以上特点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