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6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享有继承权。在涉及继承遗产、接受赠与等活动时,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六条的规定,胎儿在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情况下,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然而,如果胎儿在娩出时为死体,则其民事权利能力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以下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在该法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在以下情况下将丧失继承权:
无论是否既遂,无论杀害动机如何,继承人都将丧失对于被继承人本人的继承权。需要注意的是,继承人仅丧失其所杀害之被继承人的继承权,而不会丧失其他第三人的继承权。
继承人为了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才会丧失对所争夺之被继承人的继承权。要求杀害的目的必须是争夺遗产。
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且情节严重,才会丧失继承权。在此情况下,虐待被继承人的要求是情节严重,而遗弃被继承人没有此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继承人后来悔改并被继承人在生前表示原谅,其继承权可以恢复。
如果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并且情节严重,将丧失继承权。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如果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也将导致继承权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