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22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6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以下是可以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
如果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而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占有人有权扣押该债务人的财产。此外,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财产物作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扣押抵押物,并优先实现自己的债权。例如,甲以耕牛抵押借款一千元,到期未还,债权人可以扣押该耕牛以敦促甲还债,也可以依法变卖该牛使自己的权利实现,或者将耕牛折价归己,余款可退还。这就是民法上的抵押权。
对于债务人迟延给付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应承担的债务利息,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做出了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9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