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31

 
397752
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一、量刑的指导原则

1.量刑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应当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和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实现罪责刑相适应,达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则宽,严则严,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二、量刑的基本方法

量刑时,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依次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和宣告刑。

1.量刑步骤

(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并综合考虑全案情况,依法确定宣告刑。

2.调节基准刑的方法

(1)具有单个量刑情节的,根据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直接调节基准刑。

(2)具有多个量刑情节的,一般根据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具有特殊量刑情节的,先采用连乘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再适用其他量刑情节进行调节。

(3)被告人犯数罪,同时具有适用于各个罪的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调节个罪的基准刑,确定个罪所应判处的刑罚,再依法实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

(4)被告人先后实施同种犯罪,同时具有适用于其中部分犯罪事实的量刑情节的,综合考虑该部分犯罪事实的具体情况与全案情况,适当确定该量刑情节的调节幅度。

3.确定宣告刑的方法

(1)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刑幅度内,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如果具有应当减轻处罚情节的,应依法在法定最低刑以下确定宣告刑。

(2)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只有从轻处罚情节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低刑为宣告刑;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3)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最高刑以上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高刑为宣告刑。

(4)综合考虑全案情况,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可以在20%的幅度内对调节结果进行调整,确定宣告刑。当调节后的结果仍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依法确定宣告刑。

(5)综合全案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应当依法适用;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6)宣告刑按照公历的年、月为单位计算。

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量刑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根据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实以及量刑情节的不同情形,依法确定量刑情节的适用及其调节比例。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2.对于已满六十五周岁的老年人犯罪,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3.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综合考虑犯罪性质、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时的精神障碍影响辨认控制能力等情况。

4.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时的控制能力等情况。

5.对于预备犯,综合考虑预备犯罪的性质、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准备程度、未进一步实施犯罪的原因等情况。

6.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

7.对于中止犯,综合考虑中止犯罪的阶段、自动放弃犯罪的原因以及造成的损害后果等情况。

8.对于共同犯罪,综合考虑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

9.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及时性和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

10.对于坦白情节,综合考虑如实供述罪行的价值、阶段、程度、罪行轻重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

11.对于立功情节,综合考虑立功的大小、次数、内容、来源、效果以及罪行轻重等情况。

12.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

13.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

14.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

15.对于根据刑事诉讼法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

16.对于积极配合追缴违法所得,挽回全部、大部分或者较大经济损失的。

17.对于被害人有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案发原因、被害人过错的程度或责任的大小等情况。

18.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

19.对于有前科的,综合考虑前科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

20.对于犯罪对象为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

21.对于在灾害期间故意犯罪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确定具体犯罪的量刑起点,以基本犯罪构成事实的社会危害性为根据。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基本犯罪构成事实的,一般以危害较重的一种确定量刑起点,其他作为增加刑罚量的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的社会危害性确定所应增加的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一)交通肇事罪

1.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以下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一、死亡或重伤情况下的量刑

1.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判处一年至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

2. 死亡三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判处一年至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3.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达到30万元,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判处一年至二年有期徒刑。

4. 重伤一人,并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判处六个月至一年有期徒刑;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判处一年至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根据事故责任、致人重伤或死亡人数以及财产损失数额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重伤一人,增加三个月至九个月刑期; 每增加死亡一人,增加四个月至八个月刑期; 每增加10万元无能力赔偿数额,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二、交通肇事逃逸情况下的量刑

1.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判处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

2. 死亡二人或重伤五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判处三年至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判处三年六个月至四年有期徒刑。

3. 死亡六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判处三年六个月至四年有期徒刑。

4.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达到60万元,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判处三年至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判处三年六个月至四年有期徒刑。

根据责任程度、致人重伤或死亡人数以及财产损失数额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重伤一人,增加三个月至九个月刑期; 每增加死亡一人,增加四个月至一年刑期; 每增加10万元无能力赔偿数额,增加三个月刑期。

三、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情况下的量刑

交通肇事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判处七年至九年有期徒刑。

根据逃逸致人死亡的人数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死亡一人,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四、抢劫罪的量刑标准

1. 抢劫一次的,判处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 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抢劫三次或抢劫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抢劫致一人重伤、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的,判处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

根据抢劫情节严重程度、抢劫次数、数额、致人伤害后果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一次抢劫,增加一年至三年刑期; 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每增加重伤一人,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五、盗窃罪的量刑标准

1. 盗窃数额达到2000元的,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两年内三次盗窃或盗窃数额达到1000元并具有《解释》规定情形之一的,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盗窃数额未达到较大,以三次盗窃确定量刑起点的,每再增加一次盗窃,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

2. 盗窃数额达到5万元的或盗窃数额达到2.5万元并具有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或《解释》规定情形之一的,判处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 盗窃数额每增加45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3. 盗窃数额达到40万元的或盗窃数额达到20万元并具有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或《解释》规定情形之一的,判处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 盗窃数额每增加1.5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根据盗窃数额的等级、数量和价值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一般文物一件,增加九个月至一年刑期; 每增加国家三级文物一件,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每增加国家二级文物一件,增加三年至五年刑期。

六、非法拘禁罪的量刑标准

1. 犯罪情节一般的,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致一人重伤的,判处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 致一人死亡的,判处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

根据非法拘禁人数、拘禁时间和致人伤亡后果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一天拘禁时间,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 每增加一人被害人,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 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四个月至八个月刑期; 每增加重伤一人,增加一年至三年刑期; 每增加一人死亡,增加三年至五年刑期。

七、强奸罪的量刑标准

1. 强奸妇女一人的,判处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 奸淫幼女一人的,判处四年至六年有期徒刑。

2. 强奸妇女或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判处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 强奸妇女或奸淫幼女三人的; 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二人以上轮奸的; 致使被害人重伤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根据强奸妇女或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程度、强奸人数、致人伤害后果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被害人一人,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六个月至二年刑期; 每增加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五种情形之一的,增加二年至四年刑期; 致被害人残疾的,根据伤残程度,增加六个月至三年刑期。

八、非法拘禁罪的量刑标准

1. 犯罪情节一般的,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致一人重伤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致一人死亡的,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根据非法拘禁人数、拘禁时间和致人伤亡后果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一天拘禁时间,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 每增加一人被害人,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 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四个月至八个月刑期; 每增加重伤一人,增加一年至三年刑期; 每增加一人死亡,增加三年至五年刑期。

九、抢劫罪的量刑标准

1. 抢劫一次的,判处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 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抢劫三次或抢劫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抢劫致一人重伤、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的,判处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

根据抢劫情节严重程度、抢劫次数、数额、致人伤害后果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一次抢劫,增加一年至三年刑期; 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每增加重伤一人,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十、盗窃罪的量刑标准

1. 盗窃数额达到2000元的,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盗窃数额未达到较大,以三次盗窃确定量刑起点的,每再增加一次盗窃,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

2. 盗窃数额达到5万元的,判处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 盗窃数额每增加45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3. 盗窃数额达到40万元的,判处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 盗窃数额每增加1.5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根据盗窃数额的等级、数量和价值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增加刑罚量。

每增加一般文物一件,增加九个月至一年刑期; 每增加国家三级文物一件,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每增加国家二级文物一件,增加三年至五年刑期。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与量刑

构成寻衅滋事罪

根据我国刑法,寻衅滋事罪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下情形:

  1. 进行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2. 持凶器进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
  3.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5. 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达到1000元的,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达到2000元的;
  6. 进行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7.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8.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9. 在车站、码头、机场、医院、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10. 其他情节恶劣或者情节严重的相当情形。

量刑规定

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对寻衅滋事罪的量刑进行如下规定:

  1. 一般情节的寻衅滋事罪,量刑起点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寻衅滋事罪,量刑起点为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
    • 聚众斗殴三次;
    • 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
    • 在公共场所或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 持械聚众斗殴。
  3. 根据犯罪事实的影响,可以根据以下情节增加刑罚量:
    • 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
    • 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四个月至八个月刑期;
    • 每增加毁损财物2000元,增加一个月至两个月刑期;
    • 妨害公务造成交通堵塞、救险、追捕等紧急任务无法完成的严重后果,增加三个月至一年刑期。
  4. 具有以下情节之一的寻衅滋事罪,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 持械妨害公务;
    • 煽动群众阻碍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
    • 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5. 因执行公务行为不规范而导致妨害公务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

一、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量刑标准

(2)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在一年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随意殴打他人,致一人轻伤或者二人轻微伤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的,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其他情节恶劣或者情节严重的相当情形;

(3)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在二年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其他情节恶劣或者情节严重的相当情形;

(4)纠集他人三次实施寻衅滋事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二、量刑增减情节的考虑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

(2)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四个月至八个月刑期;

(3)每增加引起精神失常、自杀一人,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

(4)每增加寻衅滋事一次,增加三个月至一年刑期;

(5)每增加纠集他人寻衅滋事一次,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

(6)强拿硬要公私财物每再增加1000元或者任意毁损、占用财物价值每再增加2000元,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

(7)每再增加一种其他情节恶劣或者情节严重的情形,可以增加三个月至一年刑期。

三、量刑增加20%以下的情节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纠集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的;

(2)结伙(人数超过10人)寻衅滋事的;

(3)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四、积极救治被害人的减刑

犯罪后积极救治被害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量刑标准

一、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量刑起点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数额达到5000元的,在拘役、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数额达到50万元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二、量刑增减情节的考虑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犯罪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情节一般的,犯罪数额每增加1.5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上游犯罪为涉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数额每增加15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2)情节严重的,犯罪数额每增加3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上游犯罪为涉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数额每增加30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3)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三、量刑增加20%以下的情节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对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进行掩饰、隐瞒的;

(2)明知上游犯罪行为较重的;

(3)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为业的;

(4)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四、收购赃物自用的减刑

收购赃物自用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量刑标准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量刑标准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五十克,吗啡或者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氯胺酮或者美沙酮一千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五十千克,咖啡因二百千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达到数量大起点的,量刑起点为十五年有期徒刑。

2.法定刑在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十克,吗啡或者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二十克,氯胺酮或者美沙酮二百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十千克,咖啡因五十千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达到数量较大起点的,在七年至八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法定刑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百四十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七克,吗啡或者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十四克,氯胺酮或者美沙酮一百四十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七千克,咖啡因三十五千克或者其他数量相当毒品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毒品犯罪的数量未达到前款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国家工作人员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在戒毒监管场所贩卖毒品的;向三人以上贩毒或者三次以上贩毒的;其他情节严重的。

4.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二、量刑增减情节的考虑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毒品数量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每增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五克及其他数量相当毒品的,增加十个月刑期;

(2)每增加吗啡或者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十克,增加十个月刑期;

(3)每增加鸦片、氯胺酮或者美沙酮一百克,增加十个月刑期;

(4)每增加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五千克,增加十个月刑期;

(5)每增加咖啡因十千克,增加五个月刑期。

三、量刑增加20%以下的情节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2)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

(3)毒品再犯;

(4)组织、利用、教唆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严重疾病人员、又聋又哑的人、盲人及其他特殊人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5)具有第3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之一,但未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6)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四、量刑减少30%以下的情节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1)受雇运输毒品的(认定从犯、胁从犯的除外);

(2)存在数量引诱情形的;

(3)毒品含量明显偏低的;

(4)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

附则

1.本细则适用于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案件。

2.本细则所称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

3.与法律、司法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一致时,本细则不适用。

4.本细则由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5.本细则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试行)》同时废止。

延伸阅读
  1. 已取得被害人谅解的规定
  2.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工作指导意见是怎样的
  3. 投案自首能减刑吗最多减几年
  4. 退赃取得谅解能减刑吗
  5. 醉驾伤人保险赔偿问题解析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网上通缉令的撤销时间
  2.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案件强制措施的规定
  3. 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
  4. 行政申诉与行政诉讼有何区别?
  5. 拘留多久算刑事责任
  6. 刑事案件并案期限
  7. 法条竞合犯与观念竞合犯对比研究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