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的职权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组织结构 > 监事会法律知识

监事会的职权范围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1

 
395856

1. 财务检查

监事会有权对公司的财务进行检查。

2. 纠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

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监事会有权要求其进行纠正。

3. 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当董事会未履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职责时,监事会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并主持该会议。

4. 提出提案

监事会有权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5. 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监事会有权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6. 其他职权

监事会还拥有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7. 列席董事会会议

监事会有权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对所有议事项提出质询和建议。

8. 调查公司异常经营情况

监事会有权调查公司的异常经营情况。

监事会的议事规则

1. 监事会的召集和主持

监事会会议必须由有召集主持权的人召集和主持,否则会议无效。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主席无法履行职务时,由半数以上监事共同推举一名监事召集和主持会议。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由监事会主席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主席无法履行职务时,由监事会副主席召集和主持会议;监事会副主席无法履行职务时,由半数以上监事共同推举一名监事召集和主持会议。

2. 监事会会议的表决方式

监事会决议应当经过半数以上监事的通过。监事会决议的表决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一人一票”原则,即每个监事享有一人一票的表决权;二是多数通过原则,即监事会决议需要经过半数以上监事的表决通过。

监事会失效的原因

1. 监督机构自身不作为

根据《公司法》第51条第2款规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然而,股东代表和公司职工代表很少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因此很难发现公司财务中的虚假记载。只要公司盈利,股东代表就不会过分关注财务状况。而职工代表也不会与经营效益好的“东家”发生冲突,因此不会主动插手审查财务状况,以免泄露公司秘密。一些公司为了追求盈利,即使违规操作和挪用资金,股东代表和公司职工代表也不会过多纠缠。因此,监事会缺乏专业性和积极性,导致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2. 公司不愿配合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等商业秘密的保密性至关重要。一旦财务状况或重大经营决策泄露,不仅会引发公司内部不稳定因素,还会给竞争对手提供机会。出于保密和决策效率的考虑,公司不愿意让监事会了解这些信息。因此,监事会的监督被排除在公司之外,成为一个形式。

3. 监督职权内容空泛

我国《公司法》第53条列举了监事会监督职权的范围,但这些规定只是形式上的,监督效力不高,无法发挥实质性的监督作用。例如,“检查公司财务”没有具体规定检查的时间和内容,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建议可能不被采纳,对他们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纠正可能得不到理会,也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这些导致监督职权在立法和实践中相分离,无法发挥指导作用。

4. 监督机构义务规定效力不强

我国《公司法》第147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勉的义务。《公司法》第149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在给公司造成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监事的义务仅限于忠实和勤勉,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时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监事通常不会给公司造成损失,不履行职权也无需担心后果。

延伸阅读
  1. 代持股东的责任风险
  2.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
  3. 公司执行董事变更所需材料清单
  4. 一、监事会的设立目的
  5.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

公司组织结构热门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3. 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必要材料
  4. 独立董事制度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
  5. 股东会决议侵害股东权益股东的救济方式
  6. 监事会决议的作用
  7. 董事会 vs 股东会:权力与决策的不同角色?
公司组织结构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