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孩子扶养权要遵循哪些原则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8-16
双方均争夺抚养权的,一般按下列原则处理:
一、对于1-2周岁的子女的抚养原则
1.1 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1-2周岁的子女,通常情况下,母亲应当直接抚养子女。然而,如果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由父亲直接抚养子女。父方主张直接抚养的情况下,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以下情形之一:
(一) 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合与子女共同生活;
(二) 母亲有抚养条件但不履行抚养义务;
(三) 由于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与母亲共同生活。
二、对于2周岁以上的子女的抚养原则
2.1 双方均要求抚养的情况
对于2周岁以上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都要求抚养子女,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1) 具备优先直接抚养的条件;
(2) 子女愿意与其生活;
(3) 具备抚养子女的能力。
2.1.1 优先直接抚养的条件
对于2周岁以上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都要求抚养子女,一方面如果满足以下情形,可以优先考虑:
① 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② 子女与该方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③ 没有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④ 子女与该方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适合与子女共同生活。如果父母一方具备优先直接抚养的条件,可以确定由该方直接抚养子女。
2.2 子女的意见
对于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争议,父母双方应该征询子女的意见。考虑到子女已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尊重其意愿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子女的选择对其成长明显不利,不能一味地从其选择出发。
2.3 父母的抚养能力
抚养能力主要涉及父母双方的经济收入、离婚后的居住条件以及是否具备教育和督促子女学习的能力和时间等。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时,一方面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状态。法官的判断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应该结合个案中子女的实际情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