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担保人对抵押物瑕疵担保的责任承担方式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26
我们都知道买卖合同的履行不单单是要保证出卖人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又要保证买受人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并得以充分行使所有权的各项权能。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合同约定担保人对抵押物瑕疵担保的应如何承担责任。
一、买受人对权利瑕疵的知情程度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50条的规定,出卖人有义务保证第三人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根据该条规定,构成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买受人对权利瑕疵的存在不知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51条的规定,如果买受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对买卖标的物享有权利,那么出卖人将不承担在第150条中规定的义务。这意味着,如果买受人知晓或应当知晓存在权利瑕疵,就被视为买受人愿意承担该瑕疵的风险,并且不能事后追究出卖人的责任。
二、权利瑕疵的存在与合同履行
权利瑕疵只有在合同成立后仍然存在时,才构成出卖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条件。如果在合同成立时存在权利瑕疵,但在履行之前已经被除去,那么出卖人就不需要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三、买受人的损害或损失
买受人必须因为权利瑕疵遭受到损害或者损失,才能追究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如果存在权利瑕疵,但第三人在法定有效期限内没有主张权利或者无法主张权利,那么买受人就不能追究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条款
第九十七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应当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第一百零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第一百五十条
出卖人有义务保证第三人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第一百五十一条
买受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对买卖标的物享有权利的,出卖人不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