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9
申诉人:
电话:
住所地:
被诉人: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住所地: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否则其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申请时效期间提出仲裁申请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将驳回仲裁申请。
要求被诉人承担经济补偿金7000元。
申诉人于2003年开始在被诉单位从事拉丝工作,合同每年续签一次,合同约定每月保底工资为1000元。然而,在2009年6月30日,被诉人关闭了拉丝车间,并要求申诉人转到另一个车间工作。由于申诉人不具备相关工作技能,无法适应新的工种,劳动合同发生了变更,导致劳动合同中止。
根据国家劳动法规定,如果劳动者无法胜任新的工作且经过培训仍无法胜任,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根据申诉人在公司已工作6年,应获得7个月平均工资的补偿金,即7000元。此外,在签订劳动合同后,被诉方一直未为申诉人办理社会保险,损害了申诉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法规定,建立用工关系必须签订合同并办理社会保险。根据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动部1994年12月3日发布)》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除全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数额为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同时,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申请人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中止劳动关系。
综上所述,申诉人根据相关规定享有仲裁请求所述的权利。为了维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特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依法公正裁决。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