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后的变更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9
一些人想要对自己手中的股权进行变更,但是股权之前曾经是进行过质押,所以在进行变更的时候很多人也担心它不能够进行了。但自己目前的经济情况是必须要进行变更,就想要看看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执行。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股权质押的法律效力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股权质押是一种债权担保形式。一旦当事人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提供给债权人作为质押,质押生效后,未经质押权人同意,质押的股份不得转让。
法院对股权质押的处理
尽管股权质押生效后,质押权人可以对质押的股份进行查封,但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仍可以通过拍卖和变卖的方式处置质押的股份,并进行股权所有人的变更登记。然而,拍卖或变卖质押股份所得的价款应首先用于偿还质押权人的债权,剩余款项才能作为执行款项交由法院移交给执行申请人。
股权质押的法律规定
根据《担保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权利可以作为质押物:(一)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二)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三)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四)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根据《担保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对于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作为质押物的情况,出质人和质权人应签订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质押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对于股票质押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和质权人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转让。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优先清偿质权人担保的债权,或按照与质权人约定的方式提存给第三方。对于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作为质押物的情况,适用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相关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质押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质押,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规定。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份质押,质押合同自股份质押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质押登记之日起生效。对于非上市公司的股份质押,质押合同自股份质押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4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被执行人拥有抵押权、质押权或留置权的其他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财产拍卖或变卖后所得的价款,应优先用于偿还抵押权人、质押权人或留置权人的债权,剩余部分用于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