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03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在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被征收人应获得被征收房屋的补偿金额。
被征收人因房屋征收而需搬迁时,应获得相应的搬迁和临时安置补偿。
被征收人因房屋征收而导致停产停业损失时,应获得相应的补偿。
此外,市、县级人民政府还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助和奖励。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属于民事合同,仅涉及民事问题。其内容包括如何安置被拆迁人和承租人,以及如何补偿被拆迁人的损失等。然而,房屋是否可以进行拆迁属于行政行为,不属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范畴。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当事人具有法定性和特定性。当事人包括拆迁人和被拆迁人,若涉及租赁房屋的拆迁,则承租人也可以成为当事人。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要条款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 补偿方式和金额:明确补偿的方式和金额。
(2) 安置用房面积和地点:规定安置用房的面积和具体地点。
(3) 搬迁期限:明确搬迁的期限。
(4) 搬迁过渡方式和期限:规定搬迁过渡的方式和期限。
这些内容属于强制性规定,法规原文中使用的是“应当”而不是“可以”。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采用何种形式,但考虑到协议内容复杂且无法即时履行的特点,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必须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订立。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必须依法签订,其内容不得违反《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
当事人违反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除了要承担《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的责任外,还应承担《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