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30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罪的侵犯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可得利益是一种财产性利益,与财物有所不同。因此,将可得利益也作为合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也违反了立法本意。因此,可得利益不能成为诈骗罪的对象。
1. 可得利益必须是纯利润,包括通过合同获得的财产、利用该财产从事生产后预期的纯利润,以及通过劳务或服务合同获得并使用该劳务或服务后获得的纯利润等。但不包括为取得这些利润所支付的费用及税收等。因此,可得利益主要包括生产利润、经营利润、转售利润等。
2. 可得利益损失是指一方未全面履行合同等违约行为导致守约方所丧失的财产性损失。这些损失在合同履行前并不为当事人所拥有,而是当事人期望在合同全面履行后能够实现和取得的财产权利。通常情况下,只要构成违约行为,即可能导致对方可得利益的损失。
可得利益损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