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2
国家赔偿是指当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国家赔偿主要包括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两种形式。赔偿金是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其数额根据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国家赔偿以“抚慰为主、补偿为辅”的原则为基础,同时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于5月16日发布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院在处理自身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时,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为284.74元。这一标准较上年度增加了25.85元。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3条规定,对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每日赔偿金的计算基准是根据国家上一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来确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5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根据以上法律规定、统计数据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日平均工资计算公式,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了新的日赔偿标准为284.74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第2款规定,各级检察院自2018年5月16日起执行该日赔偿标准。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支付赔偿金。如果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则应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每日赔偿金的计算基准是根据国家上一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来确定。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如下:
对于致人精神损害的行为,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对于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的损害,处理方式和计算标准如下:
赔偿费用应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赔偿请求人凭生效的判决书、复议决定书、赔偿决定书或者调解书,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支付赔偿金。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支付赔偿金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依照预算管理权限向有关的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支付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赔偿费用预算与支付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通过对国家赔偿标准的新规定,包括赔偿范围在内,使得国家赔偿的实际操作更加方便准确,切实维护了受害者的权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政府的权威。
如果您需要国家赔偿的帮助,请务必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因为国家赔偿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复杂。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