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16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公布的《国际票据公约草案》第4条第10款和美国《统一商法典》第3—401第二款的规定,签章可以通过盖章、标记、复制、针孔刺字或其他机械方法进行。票据上的签名可以使用任何名称、文字方式或记号来代替手书的签名,包括商业或通用名称。因此,签章方式可以采用手写、打字、印刷或使用签名机器等多种方式。
对于票据行为的作出来看,记载和交付行为并不要求本人亲自为之。然而,票据作为一种文义性证券,具有流通的功能。票据的外观可以推定由签章人承担票据债务,因此,只要依据票据上的签章即可向签章人主张权利。在大多数情况下,签章人甚至不能提出任何抗辩。因此,票据签章是一种比记载和交付更为慎重的行为,它直接决定行为人是否承担票据债务。对于打字、印刷等方式的签章,相对于盖章来说,其与签章人人身相脱离的这种不可靠性又加深了一些。在传统认识中,特别是在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认为印刷、打印的名称、姓名并不具备签章的效力。因此,应该将打印、印刷的名称、姓名视为记名,而不是一种签章方式。
按指印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签章方式,在民间广泛使用。根据《德国民法典》第126条和台湾的票据法,曾经允许在票据上画押代替签章。然而,在1973年修正票据法时,这一规定被废止。按指印可以通过简单的仪器甚至肉眼来判断名义人与本人的同一性。但按指印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仅有指印,几乎无法从指印上看出按指印者的身份,而缺乏像姓名那样的公示和公知作用。对于票据签章来说,这是致命的。因此,在票据上仅按指印不应具有票据法上签名的效力,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在签名上加上按指印,则与签名加盖章的意义非常相似,可以增强票据的信用。
根据美国统一商法典的规定,可以使用标记和号码代替签名。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人不识字,因此使用画十字来代替签名的现象比较普遍。然而,由于标记和号码易于被伪造,随着文化的普及,很少有人会使用这种方式。有学者主张,如果以十字或其他符号代替签章,并且有两人以上的签章证明,也可以产生效力。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无法书写自己名字的人已经是少数,而且这种签章明显缺乏公示性和易被伪造的缺点,因此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