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人员过了追诉时效的处理方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全文法律知识

公务人员过了追诉时效的处理方式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6-23

 
385716
公务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在司法实践中公务员违法犯罪的行为是比较多的,公务员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而追究刑事责任是有时时效限制的,那么公务人员过了追诉时效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如果公务员犯罪案件已经过了追诉时效,检察机关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

  1.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公务员犯罪是否会失去公职

根据《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以下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1.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 曾被开除公职的;
  3. 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将被给予开除处分。

综上所述,公务员一旦被判处刑罚,通常会被开除公职。然而,不起诉和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况除外。

不起诉和免于刑事处罚

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或不适宜提起公诉而终止诉讼的决定。不起诉包括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三类。无论是哪一类不起诉,都意味着案件在检察机关得以终止,不会移送法院进行定罪处罚,因此也不会判处刑罚。

免于刑事处罚是指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但因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形式。这意味着被认定有罪,但不会被判处刑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

然而,根据公务员管理规定,即使被免于刑事处罚,公务员可能会接受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简而言之,免于刑事处罚意味着犯罪行为存在,但不会判处刑罚,公职可能会被保留。

延伸阅读
  1. 一、寻衅滋事追诉时效期限
  2. 偷逃税款的追诉时效问题
  3. 对吊销营业执照处罚不服的追诉时效
  4. 犯罪行为的免除处罚条件
  5. 抽逃出资罪的追诉时效及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具体内容是什么
  2. 关于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
  3. 管辖
  4. 刑事责任免除的时效问题
  5. 管辖
  6. 公务人员过了追诉时效的处理方式
  7. 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