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5
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婚姻当事人通过协商方式,就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解除时的财产清算等事项作出的约定。夫妻财产约定属于夫妻财产所有关系中夫妻法定财产的对称。
夫妻关系的确立是指婚姻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结婚的行为。结婚行为包括男女双方自愿缔结婚姻关系的合意和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批准行为。夫妻财产约定的基础来源于男女双方的婚姻缔结协议。
夫妻财产约定的基础还在于财产关系的客观存在。这种财产可以是婚前的,也可以是婚后的,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然而,必须严格划分和弄清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和个人特有财产。
夫妻财产约定是男女双方对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达成一致的协议。
夫妻财产约定是依附于夫妻关系的婚姻协议,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婚姻依法成立后,夫妻财产约定才生效。
夫妻财产约定是随附于夫妻关系的特定身份行为的协议。没有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同时这种约定的主体是特定的,他人无权代理。因为夫妻关系是一种身份关系,身份关系的消灭会导致财产协议的不存在。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夫妻财产制的两种形式,即夫妻法定财产制和夫妻约定财产制。夫妻法定财产制是基本的夫妻财产制,夫妻约定财产制是补充的、特殊的夫妻财产制。然而,这种“基础”与“补充”的关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夫妻约定财产制与夫妻法定财产制在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应成为夫妻财产制上的两大基本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这两种制度采取偏重一方忽视另一方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