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约定的法律定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婚后个人财产法律知识

夫妻财产约定的法律定义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5

 
385481
我们知道,夫妻双方可以以协议方式约定夫妻财产的归属。协议是出于当事人自愿的选择,如果合法,就是有效的。那夫妻财产约定的概念是怎样的呢?相信大家对此都有点模糊,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此问题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婚姻当事人通过协商方式,就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解除时的财产清算等事项作出的约定。夫妻财产约定属于夫妻财产所有关系中夫妻法定财产的对称。

夫妻财产约定的基础

1. 夫妻关系的确立

夫妻关系的确立是指婚姻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结婚的行为。结婚行为包括男女双方自愿缔结婚姻关系的合意和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批准行为。夫妻财产约定的基础来源于男女双方的婚姻缔结协议。

2. 财产关系的客观存在

夫妻财产约定的基础还在于财产关系的客观存在。这种财产可以是婚前的,也可以是婚后的,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然而,必须严格划分和弄清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和个人特有财产。

夫妻财产约定的性质

1. 确立夫妻财产所有关系的协议

夫妻财产约定是男女双方对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达成一致的协议。

2. 婚姻协议的从协议

夫妻财产约定是依附于夫妻关系的婚姻协议,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婚姻依法成立后,夫妻财产约定才生效。

3. 随附身份行为的协议

夫妻财产约定是随附于夫妻关系的特定身份行为的协议。没有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同时这种约定的主体是特定的,他人无权代理。因为夫妻关系是一种身份关系,身份关系的消灭会导致财产协议的不存在。

我国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夫妻财产制的两种形式,即夫妻法定财产制和夫妻约定财产制。夫妻法定财产制是基本的夫妻财产制,夫妻约定财产制是补充的、特殊的夫妻财产制。然而,这种“基础”与“补充”的关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夫妻约定财产制与夫妻法定财产制在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应成为夫妻财产制上的两大基本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这两种制度采取偏重一方忽视另一方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后果。

延伸阅读
  1. 房产证上两个人如果逾期不交房贷会不会影响另一个人
  2. 夫妻关系续存期间写的承诺保证书,离婚后有法律效益吗
  3. 如何证明嫁妆是女方个人财产
  4. 没有交房如何认定为共同财产
  5. 个人医疗保险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夫妻财产热门知识

  1. 拥有抚养权能否争取对方资产
  2. 婚外情对离婚财产的影响及分割原则
  3.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有效吗
  4. 自己写的婚前财产协议有效吗
  5. 离婚时个人财产怎么写协议有效
  6. 婚前个人财产离婚如何处理
  7. 婚后如何买房属于自己
夫妻财产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婚后财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范本
  3. 夫妻一方违反忠诚协议的婚前财产协议范本
  4.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