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4
根据第一种意见,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根据受害人的基本情况确定。例如,如果受害人居住在城镇并从城镇获得收入,那么被扶养人的生活费应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标准计算。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根据被扶养人的基本情况确定。例如,如果受害人的儿子居住在城镇,那么对于他的被扶养人生活费应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标准计算;而受害人的父母居住在农村,对于他们的被扶养人生活费应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标准计算。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所需的生活费用和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康复护理、继续治疗等费用,都应由赔偿义务人承担。根据这一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是因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因此应根据受害人的基本情况确定计算标准。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的答复,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受害人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这也说明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标准应结合受害人的基本情况确定。
最后,被扶养人生活费是由受害人的收入支付给对其负有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的费用。因此,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来源是受害人的收入,应根据受害人的情况确定计算标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根据受害人的基本情况确定所适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