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的相关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保全法律知识

财产保全的相关规定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08

 
383732

一、法院对保全费的处理

根据调查,某法院每年有60%的案件未能足额保全或保全无果,但只有少数案件能够退还保全费。省高院负责人表示,该院已针对这一现象出台了相关规定,具体分为三种情况处理:一是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未能足额保全财产的,不退还保全费;二是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未能保全到财产,或者保全部分财产而保全申请人申请撤销保全的,应减半收取保全费;三是因法院工作人员的延误或差错导致未能保全到财产,当事人可以申请退费,法院应予支持。

二、财产保全后的注意事项

1、了解保全的意义和重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财产保全是一种司法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判决的顺利执行。财产保全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期限长短不一。被保全人的财产在使用上会受到限制,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经营活动,甚至导致重大损失。因此,被保全人应充分重视财产保全。2、及时提出异议财产保全适用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当存在违法保全的情况时,被保全人应及时提出异议。一般存在违法情形包括不送达裁定书、超标保全、超范围保全和超期保全。被保全人应立即提出异议要求解除违法保全措施。3、提起复议当事人对保全裁定不服时,可以申请一次复议。复议期间不会停止裁定的执行。被保全人应在收到裁定书后的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法院申请复议,以期改变或撤销原裁定。4、置换担保当财产保全措施无法解除时,被保全人可以采取置换担保的方式,利用其他有价值的担保物或有高信用的保证人进行担保置换,解除重要物品或资金的保全。5、及时应诉,尽快解决纠纷财产保全是为了保障判决的执行,因此迅速解决相关经济纠纷,及时了结诉讼程序是及时解除保全的重要途径。被保全人应及时应诉并提出反诉,利用私下和解和法院调解的机会尽快解决纠纷,达成一致意见,迅速结案以尽快解除保全。6、收集相关证据,提出错误保全财产损害赔偿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5条规定,申请人如果提出了错误的保全申请,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被保全人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并提出错误保全财产损害赔偿的要求。
延伸阅读
  1. 如何申请强制执行财产保全案件?
  2. 夫妻共同财产的担保问题
  3. 车辆担保保全措施对车辆扣押的影响
  4. 离婚时财产保全怎么做手续
  5. 可以冻结账号的法律依据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申请司法救助的条件
  2. 如何进行法律诉讼
  3. 诉讼保全的解除条件
  4. 合同解除时效的规定
  5. 知识侵权追诉期是什么
  6. 刑事案件赔偿了还会判刑吗
  7. 房产纠纷如何起诉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