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1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8条的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结婚登记是使婚姻合法有效的程序,只有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并取得结婚证的夫妻,才能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合法夫妻,享受法律的保护。未经结婚登记的夫妻关系不受法律认可,无法享受夫妻关系带来的权益和保护。
即使双方举行了婚礼、同居并共享财产,但如果未进行结婚登记手续,这种夫妻关系在法律上并不存在,无法获得法律的保护。因此,如果双方只是举行了传统的结婚仪式和婚宴,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应当及时补办结婚登记手续。
1. 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携带身份证、户籍证明、照片等材料,前往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结婚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如果是离过婚再婚的情况,还需提供离婚证件。在需要进行婚前健康检查的地方,申请结婚的当事人还需要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并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2. 审查:婚姻登记机关会认真审查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和单位证明,进行询问,并可能进行必要的调查或医学鉴定,以确定当事人是否符合结婚的条件。
3. 登记:经过全面审查了解后,婚姻登记机关会对符合结婚条件的当事人进行登记,并发给结婚证。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将不予登记,并向其说明理由。如果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单位或他人干涉无法获得所需证明,但经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婚姻登记机关仍应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