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前保全30日的含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保全法律知识

一、诉前保全30日的含义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6-01

 
379655
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是发生在申请人发现被申请人有转移财产等等行为时采取的一种非常有效手段,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诉前保全30日是什么意思呢?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条件和手续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针对上述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诉前保全30日是指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的30天内,申请人必须及时提起诉讼或仲裁,以避免错过最佳的诉讼时机。如果在这30天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法院将解除财产保全。

二、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

(一)申请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如下:

  1. 申请人的诉讼请求必须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2. 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可能导致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弥补的损失。
  3. 申请人必须是与被申请人发生争议或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被申请人侵犯的利害关系人。
  4. 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如果申请人未能提供担保,法院将驳回其在起诉前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民诉法适用意见》的规定,无论是诉前财产保全还是诉讼中财产保全,都需要缴纳保全费用,并按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执行。

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即利害关系人必须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的15天内提起诉讼,以便通过审判解决与被保全财产相关的争议。如果利害关系人未能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二)申请的手续

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时,申请人需要提交以下证据和材料:

  1.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一份。
  2. 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材料。
  3. 诉前财产保全担保书及担保财产的权利凭证原件。
  4. 申请保全财产的具体线索。
  5. 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纠纷的证明材料。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诉讼原告的准备工作
  2. 专利侵权纠纷的财产保全程序
  3. 离婚诉讼中丈夫转让股权的有效性问题
  4. 按揭房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及担保方式
  5.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劳动仲裁的代理人委托问题
  2.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3.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
  4. 可以撤诉又同一天再次起诉吗
  5. 拖欠农民工工资起诉法院的收费标准
  6. 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7. 申请先予执行的含义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