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股东是否取得股东资格的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非股东是否取得股东资格的条件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7-05

 
379358

非股东是否取得股东资格,取决于何时取得转让股份股东的股份所有权。股份所有权的转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股份转让合同已经生效和股份交付。

股份转让合同的生效

股份所有权的转移首先需要有一个有效的股权转让合同。一般情况下,股权转让合同在转让方与受让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合同生效后,受让人支付对价并由公司办理手续以使其取得股权。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是受让人取得股权的前提,而受让人取得股权是股权转让合同履行的结果。

股份交付的标志

股份所有权的转移通过股份的交付来完成。股份的交付是股份所有权转移的标志,也是股东资格取得或丧失的标志。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交付程序有所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名册登记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交付可以通过股东名册登记来实现。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据股东名册主张股东权利。股东名册登记属于设权性登记,受让人要求公司履行股东名册登记的程序。公司根据新《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审查,并在审查同意后将受让人登记于股东名册。只有在公司股东名册变更之后,新老股东作出了变更登记,受让人才能取得公司股权,成为公司的新成员。

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工商部门进行的工商登记是一种宣示性登记或证权性登记。公司将确认的股东向工商管理部门办理登记,股东的身份和权利已经确定,工商登记只是一种宣示。股东的工商变更登记基于公司股东名册登记的内容。

股东资格的确定

股东名册登记和工商变更登记一般应当一致,但在实际情况下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公司内部关系中,股权转让合同当事人之间、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发生股权权属纠纷时,应根据公司股东名册登记内容来确定股东资格。在公司外部关系中,公司债权人、工商管理部门或其他第三方需要追究公司股东责任时,可根据工商登记的内容来确定作为公司股东的责任人。

延伸阅读
  1. 干股的定义与形式
  2. 隐名股东的定义
  3. 股东申请强制解散公司的法律规定
  4. 股权转让协议
  5. 股东优先权与拍卖制度的冲突及解决方法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两个公司合并后的资质是否可以保留
  2. 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时间
  3.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4. 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程序
  5. 股东不签字如何解散公司
  6.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的规定
  7.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含义和计量基础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股权买卖协议范本
  2. 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3. 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4. 股东增资扩股协议书范本